随着全球对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增加,美国正采取战略性措施,以减少对进口太阳能组件的依赖,并提升国内清洁能源制造业的能力。
让我们来梳理一下,首先是2022年生效的《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朝着这一方向迈出的关键一步。
《通胀削减法案》旨在吸引太阳能光伏制造投资的核心激发鼓励措施是制造业税收抵免。
45X激发鼓励措施是:多晶硅3美元/公斤;每平方米 12 美元(~0.05 美元/瓦)用于硅片生产;电池 0.04 美元/瓦;组件 0.07 美元/瓦。
这些激发鼓励措施为价值链中的每一步都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提升。尽管如此,制造商们还是把重点放在了组件组装上,因为组件组装所需的资本投资最低,上线时间最短。
预计到2025年底,将有约60GW的组件组装产能投入运营,另有约70GW处于规划阶段。
然而,只有两家主要公司:QCells和Norsun宣布了建设铸锭和硅片生产设施的计划,总产能为8GW,仅占规划组件产能的不到15%。
鉴于光伏制造链的不均衡性,美国财政部有机会通过修订国内含量奖励指南来调整这种不平衡。
5月16日,美财政部和税收署发布了有关IRA国产化(DC)补贴的新指导方针。如果项目达到至少40%的国产组件的最低门槛,DC补贴将使光伏系统抵免价值增加10%。
更新的关键点是现在太阳能电池在国产化计算中占有更大的权重。此外,还制定了一个开发商可以为各种太阳能项目申请国产化补贴的标准化框架。该指导方针很复杂,因为它涵盖了多个细分市场,包括大型地面电站和住宅市场,以及多种系统配置,包括带有集成电池存储的系统。
在新的指导方针中,对于纯光伏、固定倾角、大型地面电站项目来说,国内生产的电池的权重最为有利,其中国内生产的电池占到整个国产化补贴计算的49%。这使得在不使用美国生产的电池的情况下满足当前40%的门槛变得具有挑战性。
然而,对于带有储能的住宅系统,开发商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不使用国内生产的电池来获得资格。
DC政策的更新将对太阳能开发商的购买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如果进口组件的成本明显低于国内采购的组件。
大型开发商是老练的买家,他们将通过混合进口和国产组件的比例来优化总系统资本支出,以便以最低的系统成本获得国产化补贴。
近期,美国主要太阳能制造商最近就东南亚(泰国、越南、柬埔寨和马来西亚)一些制造商的倾销行为提出了贸易请愿,如果这些请愿成功,来自东南亚的组件的落地成本将上升。
这将激励开发商使用国内生产的电池片来满足符合DC补贴门槛的要求,同时,仍然能够采购那些对国产化影响较小的部件,比如玻璃,这些组件来自美国之外的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更新后的国产化补贴未涉及美国制造的硅片。然而,2024年5月16日白宫发布的一份新闻稿显示,太阳能硅片将在未来的国产化补贴更新中被考虑。
美财政部尚未发布国产化补贴的提案通知,可能会鼓励硅片生产。这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发展,因为目前99%的硅片生产都发生在中国,而燃煤发电厂在中国占主导地位。这种依赖也使美国容易受到未来供应链中断的威胁。
通过将重点转向国内硅片生产并纳入联邦激发鼓励措施,美国可以大幅度减少太阳能组件的碳足迹,并与全球环境目标保持一致。
此外,美国和其他几个国家能够最终靠采取直接的“天然气到硅片”硅片生产技术进行颠覆性创新,从而直接与中国的硅片生产竞争。这种技术能降低碳足迹,并能够生产出更薄的硅片,并改善工艺控制。
《通胀削减法案》制造业激发鼓励措施、2024年4月的贸易案和国产化补贴更新的综合影响将对美国太阳能制造业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鼓励国内生产硅片和电池将创造就业机会,提高技能并促进可持续经济稳步的增长。建立完整的光伏板供应链——从多晶硅生产到硅片和电池片制造,再到最终的组件组装——将有利于美国实现能源独立。
最近的政策指南更新使得美国太阳能电池板和硅片的制造更具吸引力,但还要进一步完善。我们预计到2024年还会有更多的制造宣布,以满足第一批太阳能组件制造商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