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12月,工业硅交易市场如同大片阴云密布,价格在高供应与高库存的双重压力下持续走弱。这一现象不仅令人关注,更为整个工业硅产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深刻的思考。究其原因,市场动态如同涟漪般层层展开,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在2024年11月末,因新疆大型企业的减产预期,虽然期货价格一度实现反弹,甚至攀升至相对高位,然而现货价格并未能同步跟涨。这一现象在经济学中常被称为供需失衡,其中最为直接的影响便是它放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消费者信心受到冲击。12月初,期货价格虽回落至10985元/吨,但基差为正,套保套利的前景并不乐观。
从供应的角度来看,尽管2024年11月的西南地区已经开始减产,但在持续的需求疲软压力下,新疆的大型企业也不得不采取减产措施。据上海有色网的数据,2024年12月工业硅的月产量较11月的40.47万吨骤降至33.16万吨,环比下降了7.3%。虽然减产预期能够短暂撩动市场情绪,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逐步萎缩,这种边际的推动作用逐渐减弱,工业硅的市场依然处于弱势下跌状态。
在工业硅的需求侧,随着光伏行业自律协议的达成,多晶硅的产量预计将降至每月10万吨,预计工业硅的需求将随之下降至约11万吨。光伏需求虽以维稳为主,但在市场淡季的背景下,采购需求自然会出现小幅滑落。有机硅与铝合金的需求保持稳定,尽管这些因素为市场提供了一定支撑,然而其对整体工业硅需求的影响仍显不足。
在短期的市场展望中,虽然工业硅期货价格已经迫近成本区间,价格向下空间似乎有限,然而高库存、高仓单的问题依然未见消散。工业硅在2024年12月受高供应压力影响,承受着下行压力。我们仍需警惕价格跌破成本支撑的风险。若多晶硅减产进一步加剧,工业硅的供应可能会过剩,导致价格大幅下滑。
展望2025年,工业硅价格在供过于求的环境下将继续承压,行业面临库存不断积累的严峻挑战。目前市场上仍有大量待投放的工业硅产能,而这背后的触发因素无疑是多晶硅的减产。不少企业因利润空间收窄而选择减产,旨在减少库存积累和现金流损失。即便有机硅的出口需求强劲,但相较于多晶硅所带来的刺激,后者的影响仍显得微乎其微。
总的来说,当前工业硅市场可谓阴云密布,价格承压的局面并不会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改变。但在这个过程中,行业也并非毫无出路,若企业能够通过有效的供给侧调控,适时减产以提升市场稳定性,或许能够为价格的回升赢得宝贵的窗口期。渐渐地,供需结构的调整将为未来的发展铺平道路。此时,留给我们更多的不是惋惜与灰心,而是深思与期待。
随着全球经济的波动与市场需求的演变,工业硅产业的未来仍需各方共同努力推动。我们期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为我们带来希望与惊喜的瞬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