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为深入贯彻习关于人才强国战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重要论述,挖掘湖南国企科学技术创新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展现创新成果、科研精神和个人风采,激发更多科学技术人才创新热情,提升湖南国企在科学技术创新方面的社会影响力,助力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即日起,在省国资委指导下,湖南省国资融媒体中心推出“国企科代表”湖南国企经典人物系列报道(点击可阅读专题)。
盛智勇,1983年4月出生于益阳南县,党员,中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在读)、高级工程师、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南中创空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兼铝锂合金厂厂长、湖南省高性能铝锂合金制造业创新中心总工程师。
在湖南省第二届“国企楷模”宣介大会上,盛智勇所在的空天装备轻合金材料与构件极端制造创新团队备受瞩目。他们用钟掘院士提出的“极端制造”钥匙,打开了国家重点领域轻质高强合金材料与构件制造技术的“卡脖子”锁链,抢占下科技与战略的制高点。
盛智勇的眼神里透着工程男儿的坚韧和自豪。他和记者说,轻合金材料的明星代表就是铝锂合金它更轻、更强韧,是空天装备实现“高可靠、轻量化”的梦想之材。“能在不惑之年,亲身参与铝锂合金的研发、生产和应用,是我职业生涯的大幸运,更是身为工程师的大自豪!”
谈起起点,盛智勇笑称自己并非天赋异禀,而是个勤勉的“小镇做题家”。他念念不忘的,是求学路上遇到的伯乐。
在长沙理工大学攻读应用化学本科时,他最喜欢的是实验课。“我很享受做实验的过程,经常第一个完成,然后再把实验室收拾干净。”盛智勇回忆道。
这种热爱钻研且极强的动手能力被老师张玲教授看在眼里。其不仅常夸他实验做得又快又准,还鼓励他“动手能力强,可优先考虑往材料学方向深造”。这种热情的鼓励,在他心里埋下了颗“材料”的种子。
大三在一家电厂实习的经历,更让他坚定了跨专业考研的决心。“当时觉得那种一眼望得到头的工作,可能并不对自己最合适。”如今面对记者的盛智勇坦言,“不过,回头看还是那时太年轻,没看清行业的全貌和发展的新趋势,但自己并不后悔。”
紧张的毕业季,他一边准备论文,一边备考,结果却因2分之差与心仪的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失之交臂。后在张玲老师的力荐下,他被调剂到西华大学材料学专业读研,并得到了导师张崇才教授和四川大学晋勇教授的悉心指导。
更尖端的设备,更广阔的未知领域,点燃了他更强的学习热情。“我喜欢泡在实验室,按标准方法做一遍就可以收工的实验,还总是忍不住琢磨有没有更好的法子。”盛智勇说,为此,他常常反复多做两三遍进行比较。
硕士毕业时,湖南湘电长泵铸造有限公司远赴成都招聘,一眼相中了这个湖南老乡。从公司研究所研发助理起步,盛智勇几乎两年一升,6年后,已坐到了公司技术副总经理的位置。之后,他又在益阳、湘潭的两家制造企业担任过技术要职,还曾凭借主持的项目捧回了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在黑色金属(主要指铁及其合金)领域打拼10年,盛智勇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2019年。曾担任湘电长泵董事长的肖锋,当时正与中南大学钟掘院士团队筹备成立中创空天。急需人才时,他想到了盛智勇这个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小伙子,并及时向他发出了热情邀约。
“从熟悉的黑色金属领域,跳到陌生的有色金属,跨度还是有点大。”盛智勇说,“但想到能与钟掘院士团队共事,有机会向行业顶配水平团队请教,全身的劲儿都上来了!”
为了补足基础知识,他还专门跑到中南大学出版社,买回一大摞铝合金铸造、锻造、挤压的专业书籍,埋头苦读。“就像加入一个新课题组般,卯足了劲儿准备起航。”他充满信心地说,“补足短板,发挥我在材料学大类的基础积累,还有研发管理和项目建设经验,一定能干出成绩!”
而大规格铝锂合金铸锭的产业化生产,正是他们“课题组”最具代表性的攻关成果。
如今已是中创空天铝锂合金厂厂长的盛智勇和记者说:“锂是最轻的金属,给铝合金加点锂,就能诞生性能卓越的轻合金,是航空航天和国防装备轻量化的命脉,也是各国争抢的战略物资。”
但驯服“锂”绝非易事。“它太活泼了!在空气里一露脸就会氧化,遇水则会爆炸。而且它比水轻,加到金属熔液里总会漂在上面,很不利于合金制备。”盛智勇回忆,由于有关技术封锁,团队只能从隔绝空气、保持干燥、精简流程等底层逻辑开始一步步摸索,自己设计工装,用三维图反复模拟推演,拿性质相近的7系、2系合金反复演练有时为配合国外技术方的时差,有关技术协议谈判能从下午4点一直谈到凌晨2点。
那天,全副武装的小组成员严阵以待:面罩、防火服、劳保鞋一应俱全,灭火器紧挨着防爆桶,门外甚至请了专门的救护车待命。经验比较丰富的老班长用刀划开包裹锂锭的5层复合包装时,由于紧张手抖竟割伤了手指,鲜血直流但“战斗”不能停,所有人屏气凝神,小心翼翼,直到锂锭成功入炉、熔液平稳流入结晶器并慢慢成型,大家才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光洁平整,没有一丝裂纹!我们第一次铸造铝锂合金,取得圆满成功!”现场瞬间爆发欢呼,如同球队打入了制胜一球!至今,盛智勇还有点难掩激动。他说:“这种铸锭成功本身就极难,首次便铸成,很可能是创造了新的纪录!”
最终,他们团队通过六大自主创新改造软硬件、系统集成和工艺验证,让中创空天成为全世界第10家具备大规格铝锂合金铸锭产业化能力的企业。产品列装后,预计年产值可达5亿元。
加入中创空天近6年,盛智勇干得相当漂亮: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参与8项;获省部级奖励及荣誉7项;申报专利71项,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4篇;攻读的工程博士,也将在今年底毕业。
面对成绩,盛智勇充满感恩。“中创空天的诞生和钟掘院士爱国创业的理念和挑战国际前沿的壮志息息相关。我能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国产大飞机、战略武器这些国之重器添砖加瓦,全靠公司这样的平台。我的点滴成绩,都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他心中的“巨人”,除了像灯塔般指引方向的钟掘院士,还有一位至关重要。其是中创空天技术副总、中南大学轻合金研究院二级教授,也是他的博士生导师黄元春。
“在公司开策划会、分析会,以及在相关项目现场,都能聆听或得到导师指点;更难得的是,因为我们同住长沙,往返同车约4小时的路程就成了一对一的移动课堂。”盛智勇笑言,“论博士生和导师待一起的时间之多,我估计能排在全国前列!”
他特别提到,自己必须回校集中上课时,导师也非常支持,并曾主动帮他扛起紧急的设备选型考察和洽谈等任务。“我是公司同步践行人才教育培训使命的鲜活例子。”
这份人才教育培训使命,正由盛智勇传递给更年轻的一代。中创空天研究院95后研发工程师吴凡就是受益者之一。
“盛院长是我的直接领导和指导老师。2021年我刚进公司实习,他就关切我,后来还把我选进了铝锂合金项目核心团队。”吴凡说,“他平时也常鼓励大家动脑筋、想办法,致力营造学习型组织的氛围,给我们年轻人很多出成绩的机会。”
去年,不到30岁的吴凡入选了湖南省“小荷”科学技术人才。看到青年人才的成长,盛智勇由衷高兴。他认为,这正是地处岳阳的中创空天能用事业、待遇和感情吸引人、培养人、留住人的证明。
在岳阳市一次科技工作人员座谈会上,他还积极建言: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教育、医疗、住房等资源水平,打造更宜居宜业的环境吸引人才;同时结合优势产业布局,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本土高技能人才,夯实基层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他说:“我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的工程师,共同来为国家航空航天事业添砖加瓦。”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于中人社传媒,没有经过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应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人社传媒”。违者本网将依照法律来追究责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2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