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RISC-V吗?它是2010年由图灵奖得主David Patterson团队发布的开源指令集架构(ISA),遵循精简指令集(RISC)原则。这种指令集的最大特色是,它允许任何人自由设计、制造和销售RISC-V芯片和软件,这在业界显得很重要!如今,硬件巨头Jim Keller,也被称为“硅仙人”,已正式加入RISC-V阵营,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展望未来!
在2月26日,Jim Keller在社会化媒体X上宣布他将加入Ahead Computing公司董事会,专注于开发RISC-V生态系统,涵盖CPU、AI以及其他支持IP和软件等。作为一位曾在英特尔、AMD、苹果和特斯拉多次领导架构设计的传奇人物,Keller称“开放的RISC-V是创新的沃土,毫无限制。”值得一提的是,RISC-V芯片目前已在嵌入式系统、物联网和边缘计算等领域大范围的应用。对于网友提到希望能在笔记本电脑上看到高性能RISC-V CPU的呼声,Keller也表示他们正在努力。
另外,笔记本厂商Framework也终于在本月初发布了使用RISC-V的主板,这款主板搭载了赛昉JH7110芯片,拥有四个SiFive U74 RISC-V核心和8GB LPDDR4内存,售价199美元。不过,其性能仍处于“单片机”水平,很难达到众人期待中与Arm及x86竞争的能力。
截至2023年底,RISC-V IP核的全球出货量已达130亿颗,而这仅花费了14年时间,超越了ARM所需的30年!除了英特尔、英伟达和高通等全球大佬,华为、中兴、阿里和腾讯等中国公司的身影也不容忽视。中国厂商的RISC-V芯片已经在多个开发板中搭载。
除了定位发烧友的开发板之外,RISC-V的商业化进程也在加速。例如,在最近的2025玄铁RISC-V生态大会上,阿里达摩院宣布其首款服务器级CPU玄铁C930将于3月交付,并在SPECint2006测试中取得了15/GHz的IPC,超越了Arm的A78核心!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RISC-V正在走向更高的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
对于新兴平台来说,硬件不单单是面子,ECO的丰富性同样至关重要。目前,RISC-V芯片的操作系统已经不仅限于那些远离用户的Linux发行版。在安卓领域,玄铁的AOSP镜像已经预装了F-Droid客户端,并成功移植了约1500个App,涵盖了工具、图形音像、办公等各类应用。同时,RISC-V还能够运行开源鸿蒙操作系统,进迭时空的MUSEPaper就是一款搭载RISC-V和OpenHarmony 5.0的双开源解决方案,虽然目前主要面向开发者,但它的出现标志着RISC-V设备离我们消费者越来越近。
从上百亿的芯片出货量中我们大家可以看出,RISC-V已经真正扎根于嵌入式、物联网和边缘计算领域,甚至在你的智能设备中悄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而其高性能领域的扩展,也代表着RISC-V有望成为横扫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乃至服务器市场的主力。不同于ARM和x86架构,RISC-V作为一个全新的开源领域,正在见证中国厂商力量逐渐崛起,从跟随者变为规则的制定者。甚至连“硅仙人”Jim Keller也选择了拥抱开源的未来,RISC-V的精彩篇章才刚刚开启!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