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参加股东大会的人数超预期,不仅我没有想到,公司也没预计到,所以会议一开始,严虎副董事长先致歉,会议室不够容纳参会人数,要多开一个会议室。严总考虑周详,很仔细的介绍了参会人员名单,和21项议案。
财务总监周斌总首先强调财务健康,解释了票据池对资产负债率的影响,扣除票据池后资产负债率46%。2019年开始已经在控制其影响,对信用评级等的影响,已经在控制票据池的规模。
第三是固定资产减值,主要是对小尺寸电池设备做检测,今年根据市场变动情况进行了减值15.8亿。
关于分红按照证监会和有关要求,按照过去三年平均数的30%分配,但是通威过去5年都是按照当年利润的30%来分红,21年分红比例提高到50%,原因是过去两年股市表现不好,证监会交易所都希望我们做为四川公司的龙头光伏行业的龙头,要带头高分红、增持、回购,我们也要讲政治,严格根据相关要求来进行。
大股东这么多年把光伏产业培育好以后,重组并购到上市公司,这么多年只有不到1%的减持,还是拿来给员工持股计划的,除此外从没减持套现。这几年通过定增和其他方式的稀释,现在持股票比例仍有43.58%,再增持不适合。
我们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9亿,已经全部履行完毕。第二期27亿员工持股计划,第三期56个亿,总共是83亿,其中一半50%是战略股东中国人寿提供,另外50%全是大股东提供的支持。 去年发行可转债的时候,大股东又拿了50个亿。 大股东一直支持股份公司发展,欠下不少负债,分配利润大股东主要用来还债。
关于定增按照2021年公布的4年滚动发展计划,以及2022年最新的三年滚动发展计划,2023-25年总共要投资1040亿,今年就是400亿,这次定增160亿,融资1300亿,还有一个债务融资工具100亿。现在全球经济不景气,中国经济也需要恢复和调整,光伏行业竞争非常激励,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保持足够的现金和安全边际,把风险降到最小。说不定有着很好的发展机会。 一方面把我们再多晶硅、电池片两个环节的质量成本技术的综合优势发挥到极致。 我们硅料的成本是最低的,单位成本低于2-5名2000-10000之间,我们单吨的盈利高出1-2万元。我们去年比第二名毛利率高2个点,比第三名高7个点。 为什么我们还需要投资扩产?我们不是按照市场的看法,而是按照我们的战略投资规划,按照逻辑来做。 我们预测所有项目都按照硅价6-8万的水平来做测算,不是按照今天的价格。所有非常存在竞争力。 而且我们明确说清楚,大股东是不参与这次定增的。
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是中国证监会直属的法定投资者保护机构,公益性的持有公司股票,参加股东大会是我们的主要职责之一。 2022年光伏业务毛利高达47%,是咱们公司的竞争优势还是行业普遍现象,以及对行业景气度的判断和展望? 2022年毛利率是几个部分合起来的平均数,所以它会受电池、农牧板块、多晶硅这几个环节销售比重和分别的毛利水平的影响,取决于它的加权平均。 去年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多晶硅价格的上涨和我们内部新产能多晶硅成本的下降,两个原因形成的,这一降一升,引起综合毛利率的变化。
第八代永祥法?我们每一次扩展新产能的时候,都会把原有产能存在的问题、瓶颈、不足、以及遇到事情的这种研发改进的成果,累积到新的一代设计和工艺里面去。按照10年左右迭代下来,现在正在建的是第七代,准备新建的两个20万吨,还有一个15万吨,那是第八代算在里面。那每一次这种进步,在过去的两三代当中,每一次大约单吨成本下降3000~5000块钱,未来可能第八代和第七代之间应该会下降两三千块钱一吨的单位成本。 因为若干年的改进,使我们的单耗能耗综合水平已经处于行业里面非常前沿和非常领先的位置。 就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不断的迭代,不断的升级,不断的进步,来使我们的多晶硅的主要原材料工业硅的消耗,从原来1.5甚至更高的行业初期的水平降到的线,我们很多年梦想的能够降到1.05左右的水平,在前年、去年全部变成现实。 所以目前我们的工业硅生产1吨9个9以上纯度的这一种,按最近半年的水平,只需要1.03~1.05吨。工业硅的含量只有99%,本身里面的杂质还有1%左右,那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一共才损失3%~5%的水平。这在全球都算是很领先的状态。和日本德国这些先进的水平并驾齐驱,甚至已经领先于德国,属于行业里面的最领先的位置,所以你刚才问的这两个问题,大概是这样一个情况。我们团队有信心继续参与未来的量和这种文化成本的共同管控,始终走在行业走在前列。
光伏产业目前竞争处于什么阶段,长期将会出现什么形态?是无序竞争,还是会出现寡头格局?寡头格局大致会在什么时间出现?寡头的业务形态将会是怎样?是一体化还是别的业务形态?硅料价格降到什么价位,行业会出现淘汰赛,这一状态会持续到什么时间?如果硅料价格降到盈亏平衡点,通威能够最终靠以量补价来实现盈利吗?为什么选择2024年进行大扩产,而不是今年?N型料对于颗粒硅是一种什么含义?是一种障碍吗?颗粒硅将来会成为一个有力的竞争者,还是边缘化? 刘答:光伏行业这两年热起来了,全社会都从原来不太关注可有可无,逐渐变成能源转型、双碳目标完成、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管控的最主要的一个推动力量。注意我没说之一,因为是唯一的最主要力量。 那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去年的300GW,今年400~500GW,刚好处于大规模应用的开始时期,也许还有10倍、20倍的空间,碳中和的路才开始,碳中和的路20年到30年,中国说了个40年。 从2020年开始算起,要把我们现有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汽车的柴油、汽油、煤油全部替代或者基本全部替代。 大家可以想象,替代的过程中,可持续使用的再生能源,只有水电。现有的水电,四川、云南是全国和全世界水电最集中的两个省份,十四五四川和云南分别到一亿二三千瓦和1亿千瓦的水电装机以后,两个省份的经济的可开发的水电资源基本上开发完毕,再加上生物质发电,再加少量的各种可再生的传统能源,一共占到10%的能源来源,这个比重就已经很优秀了。
这些能源今天在中国占电力的15%,占所有能源消费的6~8%,水电在全世界只有百分之几的比重,在未来二三十年全人类的能源消费结构当中,它能够提供10%已经是非常好的一个占比。 除此以外的90%,可再生能源有哪些来源呢?无论是聚光发热还是地热能发热,潮汐能发热等等,这些都可以做试验。但是在已经看得到的成熟的技术路线当中,风力发电可能会成为第二主角。我们说传统的水电是第三主角的话,风力发电可能是第二主角。在北欧一些地方,风风资源很好的地方,有可能会占到1/3,甚至有些国家会占到50%的可再生能源来源。但是从全球总量的角度来讲,能够在碳中和背景下提供20%左右的总的一次能源的来源就非常优秀了。
法国、德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原来有核电,到现在为止,德国是计划全部放弃核电,已有的核电机组全部要放弃。法国在未来一段时间也会把核电淘汰。中国现在还在修建一部分核电,但是总体来讲也只会成百分之几的零头,无论中国发展的速度多快,因为核电的环境压力,资源的不可持续性,污染风险始终在全人类的面前的一个非常难以回答的安全风险问题。
因此70%剩下的几乎主要靠光伏发电来提供。其他的聚光发热,地热潮汐到现在为止收集的成本都还相对很高,稳定性比风光还差,因此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很难成为大规模应用的可再生能源。
光伏发电技术路径已经完全成熟,1000瓦的建设成本只有3500元(组件1600-1700元/块,前段时间2000元),按不同地区不同的光照条件,发电成本已经到0.15-0.3元/千瓦时(一度电),中国的财务费用和土地成本比较高,用中国的组件和系统在光照好的地方,资金成本低的地方,在21年22年已经实现。25年到30年上网电价1.1美分到1.3美分/度电,不到1毛钱/度电。 所以在中国范围内光照好的地方可以控制在0.15元/度电,差一点的地方在0.3元/度,如广东、广西、海南、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如果财务费用低,租金场地租金低,可以做到0.25元左右。 内蒙、新疆、甘肃、青海、甘孜、阿坝这些地方可以做到0.15-0.2元/度电,成本事实上已经全面低于中国的煤炭发电成本。
在可再生能源之前,中国的煤炭发电在全世界能源结构中占比算多的,成本算最低的。但光伏发电已经在三年前低于它的成本。 以前云南四川水电大约0.2元/度,弃水期0.15元/度也能买到,以现在新建的水电站的成本大约0.2元度计算,在光照好的地方,光伏发电成本已经等于或低于水电发电的成本。 光伏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惠性,资源具有无限性。一是光的资源,二是生产光伏发电的组件和系统的资源。 硅就是沙子当中的主要成分,硅是地球上含量最多的前三大元素,玻璃是氧化硅和相应的其他产物,泥土当中大部分是二氧化硅的这种成分,所以硅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成本极低,提炼成9个9的纯度,也是近几十年人类生产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的最核心原材料。
光伏发电是基于硅的基础上建立的一个光电二极管的发电系统,它实际上是个半导体器件,上面有光子在里面驱动电子,然后输出直流电。现在商业应用已经做到23%的转换率,研究应用转换率到25-28%,通过一条电线输出。所以已经成为人类从技术革命以来取得的路径最直接,运行的成本最低的可再生能源。
因此各种研究报告预测,未来可再生能源当中最少的预测是三分之一,多一点是50%,高一点的预测70-80%来源于光伏发电。 这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这个产业,以这个视角去看,今天的300GW/年仅仅是未来的(年度高峰用量)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甚至1/30,这就是所处的状态。
第二个问题多晶硅为什么24年大量投产?一是时间节奏本身有这样一个延续的关系。二是我们的发展团队分析了市场的增量、一起冲进来这个行业的新老产能的投产节奏,23年下半年到24年上半年会是第一轮相对过剩的时点。24年上半年甚至全年的时间,多晶硅会处于供过于求,可能出现相对的价格低点和盈利的低点。 而由于行业在发展,量在增加,25年可能会是下一轮盈利周期的上升周期,所以是两者的结合。 我们在24年大扩产,两个20万吨,再加15万吨。在24年底25年初形成80-100万吨产能。
第三个问题是颗粒硅,颗粒硅这两年如火如荼,协鑫也好,陕西天虹也好,主要在国内生产的两个企业。我们的团队对此保持住高度的警惕和有效的跟进,这几年发展得很好,在中国有了一些进步,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0-30万吨以上的这部分的设计产能。能耗总体水平各有所长。 我们两个20万吨规划就只有100亿,按我们的产能利用率20万吨基本上可以生产到二十四五万吨。按24万吨100亿的投资来算,我们单万吨的投资只有4.5亿,无论是颗粒硅还是棒棒硅我们都处于全世界单万吨投资最低的成本范围,我们的产能利用率稳定在110%~130%。过去几年的经验,几条生产线,第三个月基本上就满产满销。满产满销在行业里只有永祥的团队做到,所有其他的在5万吨以上10万吨的爬坡都基本上是半年的时间,永祥的团队只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永祥的多晶硅全部是电子一级产品,纯度全部11个9以上,有的达到12个9,全部能够满足未来n型的需要。在市场需要的时候,随时提供80~99%以上的n型配料,产品质量完全满足。 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颗粒硅一是成本上的追赶,二是杂质含量的追赶,还有相当长的路程。最好的结果今天的生产成本大致相当,产品质量还差一些,然后达产的时间还长得多,去年6月份就投产的,12月份还没达产,产能的利用率到现在为止达到80%~100%,我们都是110~130%.所以我们的团队随时保持住技术的跟进,行业里面有友商合作伙伴、竞争对手能够在技术上有所突破,我们为之鼓掌,但是到今天为止和看得到的未来的几年,棒状硅成本上消耗上综合品质质量上,仍然具有量上的绝对占比和成本上综合质量上的这种领先的竞争优势,你们可以放心。
其实这个资本是个放大器,也是个加速器,我们在近几年也包括这一轮融资当中,很慎重的考虑了这160亿用还是不用,最终中介机构和我们的证券部门提出来还是融160亿,160亿在行业里面算是多的,可是在我们的投资结构里面只占20%不到,我们仅仅是拿了两个在做的项目放进去。 那一方面来讲,投资和证券市场本身是一二级市场的组合,大家的资金要找投资标的,企业要找资金来源,共同找到行业里面的发展热点,一起去投资,一起去追求未来的利润和销售空间,实际上我们大家是在这个行业里面做事情。 这次我们说分红是对过去的回报,然后融资是对未来的投资。只是两个事情搅在一个时点上了。但一个是前面的小结和结果,一个是后面的开始和投入。 通威在所有已上市的千亿级的组件或者一体化的公司里面,融资潜力是最大的,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我们的资产负债率只有50%不到,其他的组件公司基本上都60%甚至更高,所以我们的融资窗口和空间相对来讲,处于最有效的最有利的范畴。那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充分利用融资工具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我们大致这样理解。我们多晶硅的投资节奏基本上是合理的较快的节奏,再快了也没太大必要。 电池因为隆基自己配套,电池和组件融为一体,隆基的组件销售体系已经在前年去年处于行业里面的第一的地位,所以它增加了电池的这种投资。 我们的电池由于公众销售,加上今年组件的需求量上升,所以我们电池现在也在适当的扩张过程中,现在已经有两个16GW正在安装设备和调试投产,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还有16-32GW会在已经确定的场地先后建成投产。应该在今年底和明年上半年形成100-120GW的实际产量,从电池对外销售的角度来讲,仍就保持行业里面第一的地位。 行业第一的多晶硅,我们通过对友商开放参股合作的方式,使我们和竞争的伙伴之间在股权连接上脱颖而出。去年我们给行业同仁分享了六七十亿利润,隆基去年分享了45亿税后利润,天合分享了15亿税后利润,金科也分享了一些。这些使我们在多晶硅这个环节牢牢的连接了隆基组件第一硅片环节第一的客户。 你们想一想,假如你是隆基,你买通威的硅料还分享通威的利润,和买非通威的硅料,就算价格低一点,但是分不到一分钱的利润,你会选择谁做你的合作伙伴和供应商?毫无疑问!在市场供过于求的时候,我们的市场可以牢牢的通过这一种关系稳定的黏住我们的这种客户。天合原来说做多晶硅,到目前为止基本上还是交给我们统一来经营,统一来供应,多晶硅环节由我们集中生产,天合是市场上曾经多年的组件第一,那现在隆基、晶科,前5大主要的组件生产商,它的多晶硅也由我们来生产和保证,也在我们里面有股权投资,晶科在里面有股权投资,然后拉棒环节做的最大的在我们那也有股权投资,所以我们想在多晶硅这样一个环节,由于分工和我们的技术成本的领先,加上我们股权的开放,可以牢牢的使组件生产商当中60%以上份额的多晶硅由我们来供应。 按照隆基和我们签的协议,原则上一半的多晶硅由我们来提供,那60%以上的组件的份额,对应的多晶硅一半由我们来供应,这就是全球份额的30%。我们自己的组件如果再占个10%~15%,那就是全球30~45%的多晶硅由我们来集中生产。无论是市场地位,行业影响力都将值得大家去期待。 我们倒不至于说要形成寡头,但是话语权、影响力、盈利空间和盈利能力一定是在行业里面始终处于最有效的地位。 大家如果去永祥去考察,就会了解它的领先不是偶然,不是今天一个时点领先,它是持续领先不断的改进,永祥团队每一个人、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都在想,每个月有1万条以上的合理化建议,不断的在想我从事的工作,我的岗位,我的工艺怎么样提高,它是一个持续改进的内生文化。所以在这样一个企业面前,这样一个组织面前,其他的追赶超越都将变得极其困难,因此持续的领先,绝对的市场占有率的第一,然后在这样一个发展的行业当中处于非常有利的竞争态势。
至于挤掉哪些竞争对手,短期内还可能不是主流,未来10年市场空间组件的量都是一个上升的趋势,产能稍微过度,比如说明年行情不好,我多晶硅价格低了,投资节奏就慢慢一点,新增产能少一点,然后市场去又重新平衡。所以5年到10年内要淘汰一批的可能性并不大,只是说你没有优势的,获利不会太多,扩张速度会受一定的影响。像我们在里面有这种先发优势投资已经来全部收回,融资成本很低,融资敞口很大,我们大家可以按照理想的速度,资金、人才不受任何限制的去适应市场的需求,规划我们的产能,在很长的时间里面处于领跑和盈利良好的这种状态。$通威股份(SH600438)$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通威股份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