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工业硅市场的风云变幻,2025年2月份的工业硅产量数据浮出水面,这一数字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工业硅产量为28.95万吨,环比减少1.45吨,降幅达到4.8%,而同比更是减少了16%。1-2月的累计产量和去年相比也大幅下降,面临供应与需求的不平衡。
这组数据无疑重重敲响了工业硅市场的警钟。根据SMM的调查,新疆地区的主要硅企开工率约为63%,每周的产量达到30500吨,而西北样本企业的开工率也表现出色,达到82%。然而,云南和四川地区的硅企业却显得乏力,开工率均为零,显示出原材料供应的严重不足。整体来看,国内硅业的产量正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川滇地区的低迷开工和中小企业的减产态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与此同时,社会库存的变化也为市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观察者窗口。截至2月18日,工业硅的全国社会库存为60.8万吨,较前周减少了0.1万吨,这一数字虽然减少,却不足以扭转整体市场供需的不平衡。进一步的价格数据分析显示,553#工业硅的平均价格依然稳定在10600元/吨,而421#的价格持稳在11450元/吨。期货主力合约的收盘价则比前一日微幅上升0.24%,该价格波动无疑反映了当前市场的观望情绪。
从基本面来看,新疆的头部硅企在1月下旬开始恢复部分产能,但中小规模企业依然较为脆弱,开工状况堪忧。缺乏新产能的注入迫使行业必须面对持续的供给压力。分析表明,虽然后续可能出现的产能投放提升了市场的供给预期,但由于多晶硅企业的减产态势加剧,需求端反而表现疲软。有机硅部分单体厂的检修安排导致预计会有一定的产量下滑,而硅铝合金企业则在节后逐渐恢复生产,开工情况稳中有升。
综合各方因素,尽管从供给端看似有所增量,但需求不断下滑,市场的整体心态依旧保守。现货成交冷清,市场呈现出低位整理的偏弱走势。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警惕的是,持续的观望或将限制价格反弹的空间。多晶硅的市场需求虽然有所回暖,但整体的供需格局依然需密切关注。
在多晶硅领域,经过一番波动,形成了一定的价格平稳态势。N型致密料的价格保持在40元/千克,多晶硅复投料和致密料的价格维持在36元/千克和34.5元/千克,而莱花料则为33.5元/千克。期货主力合约的收盘价下跌0.64%至44265元/吨,显示出多晶硅市场的情绪并不乐观。
供给端方面,硅料企业的减产态势仍未得到有效改善。许多头部企业已无降产空间,而由于2月份自然日减少,产量可能会进一步下滑。相对而言,组件企业依然在按需生产,排产环比小幅下降,这为市场带来一定的供需压力。预计在3-4月,组件生产将逐步改善,电池板块的市场情绪仍处于轻微波动中,而价格则受到海外需求的相对支撑。
关注到市场成交方面,目前仍然在观察阶段,多晶硅的行情也显得相对稳健,但阶段性库存压力需要特别留意。市场情绪主要是依托供需关系的变化而调整,短期内或将面临价格的进一步考验。综上所述,目前的自律减产虽为多晶硅价格提供了支撑,但整体需求下滑的趋势依旧明显,未来的价格上涨仍需耐心等待,市场或将在二季度看到需求复苏的希望。因而,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价格回调后的多单布局将是明智的选择。
最后,企业和投资者必须时刻保持敏锐的市场观察力,以迅速应对市场的波动与变化。在这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只有通过精确的分析与策略规划,才能在未来取得成功。无论是工业硅还是多晶硅,未来的发展都需要行业各方共同努力,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显然,市场的不确定性意味着机会与挑战并存,因此,选择适时布局,多元化投资,将会是市场参与者的必修课。
欢迎大家分享您对工业硅市场的看法,未来或许会有更多变化值得关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